您现在的位置是:精华新闻网 > 时尚
抗美援朝中,美军已看出彭德怀的破绽,但就是无可奈何
精华新闻网2025-04-04 21:02:11【时尚】67人已围观
简介
1950年6月,朝鲜半岛的南北民族内战正式爆发。这本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有限区域战争,但在联合国军介入以后,朝鲜战争的规模迅速扩大,并最终演变成了大国参与的国际性局部战争。是谁导致了朝鲜战争的扩大化?毫无疑问是美国势力的悍然介入激化了东
1950年6月,朝鲜半岛的南北民族内战正式爆发。这本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有限区域战争,但在联合国军介入以后,朝鲜战争的规模迅速扩大,并最终演变成了大国参与的国际性局部战争。是谁导致了朝鲜战争的扩大化?毫无疑问是美国势力的悍然介入激化了东北亚的地区矛盾。那么美国为什么会出兵,它又想从这场战争中获得什么?大国博弈造就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要想理解美国为何会出兵,首先必须对二战有个大致了解。美国位于北美洲,地理位置优越,很少有强邻威胁它的国防安全,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初,美国一直置身事外,作为一个旁观者大发战争财。美国东西两岸濒临大洋,虽然安全,但却远离世界的地理中心—亚欧大陆,而世界大战给了美国走进世界中心的机会。二战结束以后,美国的势力成功跨越宽广的太平洋,抵近到东亚一线。麦克阿瑟武装占领日本,采取打压和拉拢的方式,将战后的日本牢牢掌控在手中。在朝鲜半岛,美国和苏联约定以三八线作为两国的南北受降分界线。日本投降以后,南北两个政治体制完全不同的政权先后在美苏的扶植下建立。它们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,意识形态差距巨大,南北两个政权存在着巨大的分歧,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大国博弈的结果。美国扶植日本和南韩,在经济上实行捆绑,在军事上派遣驻军,美其名曰“盟国”,实际上却是将两个国家纳入保护国行列。美军在两国设有数个军事基地,这就相当于在太平洋西岸维持了庞大的影响力。通过这两座桥头堡,美国可随时遏制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。因此,一旦南韩的傀儡政权垮台,那么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势力必然会被连根拔起,到那时,美国将失去一个重要的前进基地。南韩不是岛国,它在地理上毗连亚欧大陆,直接就近威胁中国东北和苏联西伯利亚的安全,这样重要的前哨站,美国舍不得拱手让人。基于以上原因,美国才会不顾一切出兵!一个稳定的朝鲜半岛对中苏两国至关重要,尤其是中国,绝对不能忍受美帝国主义的势力抵近鸭绿江岸边。美军的悍然介入不仅欺凌了中国的邻居,更实实在在威胁到了新中国的国防安全。中国政府的严重警告被美国政府视为了政治讹诈,美国误判了形势,错估了中国,他们也许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,那就是“勿谓言之不预也”。应朝鲜政府请求,中国于1950年10月陆续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,新中国将携手朝鲜同志共同抗击美帝国主义的入侵。苏联顾问状告彭德怀,斯大林却称其为天才彭德怀挂帅出征,率领数十万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,浩浩荡荡奔赴朝鲜前线。入朝后不到一个星期,抗美援朝的战争正式打响。短短8个月的时间,志愿军打了五次战略性战役。其中第二次战役最为关键,它歼敌3.6万余人,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,将联合国军赶到了三八线以南,极大遏止了朝鲜人民军溃败的颓势,也让志愿军在朝鲜站稳了脚跟。就在前线打得不可开交之时,一名苏联的军事顾问却向莫斯科发送了一份言简意赅的电报,发电的人是戈尔拉乔夫上校,他的目的是向斯大林告状,而他要状告的对象竟然是志愿军的司令员彭德怀!朝鲜战争爆发后,眼见美国亲自下场参战,如果苏联也参战,那么将很有可能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。苏联在二战中损失不小,虽然工业机器依旧强大,但人口的损失却不能很快得到恢复。在这种情况下,斯大林不得不慎重对待,他要求苏军不得直接参战,以免引发不可预知的后果。中国、苏联和朝鲜同属社会主义阵营,其中苏联还是老大哥,为了支援社会主义阵营的同志抗击帝国主义入侵,同时也是为了本国的利益,苏联还是秘密派出了不少军事顾问,他们改头换面,活跃在中朝两军之中,除了提供相应的军事指导,他们还担负起沟通莫斯科的重任。戈尔拉乔夫上校就是苏联派来的一名军事顾问,他在给斯大林的电报中列举了彭德怀的四大问题,也可以说是他认为的破绽:其一,戈尔拉乔夫上校认为志愿军对于敌人薄弱环节缺乏针对性突袭,各军之间没有密切配合,兵力和火力配置过于平均,散布在整条战线上的志愿军会降低全线的战斗力。其二,志愿军未配置第二梯队,所有兵力全部集中到了一线,在一线部队取得优势后,没有后备力量乘胜追击,难以扩大战果。其三,前线部队进攻不够坚决,任由美军突围而坐视全歼的良机。其四,在美军溃退危急的时候,志愿军停止了进攻,白白错失了大量杀伤美军的机会。以上四点便是戈尔拉乔夫上校在两次战役中总结出的问题,他自认为看出了彭德怀军事部署上的破绽,带着不理解和质疑向莫斯科方面发去了一封告状密电。戈尔拉乔夫上校作为苏联派驻的军事顾问,在前线有义务提出军事方面的建议,但他的那些建议统统没有被彭德怀采纳。一直以来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,那就是外国的军事顾问不了解中国军队的实际情况,高层与普通战士之间严重脱节,他们所制定的各项作战计划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。早在二十多年前,共产国际的顾问李德就因为不谙中国国情,给红军造成了巨大损失。前车之鉴,犹在眼前,彭德怀不可能盲目相信又一个苏联顾问。戈尔拉乔夫上校向斯大林告状,意在通过苏联官方向中国政府施压,从而影响前线的彭德怀,让整个战役的进行方向按照他的计划来。戈尔拉乔夫上校想得很美好,可斯大林收到电报后却大发雷霆,将他大骂了一顿,然后命令他离开朝鲜,返回莫斯科复命。斯大林是苏联的最高领袖,有着过人的斗争经验和远超常人的战略眼光。戈尔拉乔夫上校所说的破绽,在斯大林眼里却是神来之笔,而与他有相似看法的还有美军中将沃克。他们都看出了彭德怀军事部署上露出的“破绽”,斯大林对此很赞赏,美军将领却无可奈何。扬长避短,灵活求变,这才是彭德怀的高明之处战争的关键因素是武器还是人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。美军信奉武器至上论,他们的武器日新月异,各种威力十足的装备先后问世,这些战争机器逐渐应用到实战中,为美军冠上了战无不胜的光环。近代以来,中国落后于世界,主要表现在落后于西方,错过了工业革命,中国的工业起步晚,发展缓慢,武器装备自然也远远落后。在这种劣势的条件下,中国依然战胜了日本侵略者。共产党领导的武装从弱变强,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绝对劣势中,即便如此,他们依旧取得了众多以弱胜强的伟大胜利,并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,赶跑了西方的代言人。中国人从不否认武器装备的重要性,但与此同时更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。从春秋战国以来,无数兵家先贤总结出了许多战争规律,这些先进的战略战术不仅适用于冷兵器时代,在热战中同样不过时。在朝鲜半岛,美军是海陆空立体作战,陆军有着强大的地面火力,他们一个军有着上千门火炮,上百辆坦克,而志愿军一个军只有几十门日制火炮,无论是数量还是火力都远远比不上美军。除了地面上的火力优势,美国还拥有数千架飞机,陆军可随时召唤空军进行饱和打击,在一个阵地上可投下上百万发炮弹。志愿军前期根本没有空军,到了后期也只能进行有限航程的空中支援。可以这么说,志愿军是用陆军在硬撼联合国军的海陆空三位一体的进攻。如此悬殊的差距下,没有一触即溃就已经是胜利了,况且志愿军还将敌人压缩到三八线以南,给予了美军大量杀伤,这就是胜利中的胜利。在朝鲜战争期间,彭德怀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,比如夜间作战是我军的强项,他就指挥部队发起相当规模的夜间进攻,将敌人打的猝不及防。同时为了躲避美军的空中侦察,志愿军大胆夜间行军,在崇山峻岭中穿插迂回,将敌人分割包围后一块块吃掉。第二战役时,彭德怀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,将敌人吸引到预定战场,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发起正面进攻,在敌人溃败后,由侧后迂回的兄弟部队堵住退路,进而合兵围歼敌人。穿插三所里、抢占龙源里就是战役中的神来之笔。彭德怀清楚志愿军的劣势,因而果断扬长避短,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创造和捕捉了宝贵战机。同样是在异国他乡作战,美军横跨太平洋,能够调用的兵力有限,他们希望速战速决,进攻的迫切性很强,因此不会设置二线预备队。志愿军虽然背靠祖国,但是后勤补给条件差,弹药和生活物资难以及时供应到位。鉴于两军的实际情况考虑,彭德怀放弃了组建二次梯队,转而将所有兵力补充到一线。因为他明白,只要击破美军一线部队,破其一点则全军震动,届时志愿军就掌握了战场主动权,以战促谈就有了充足的筹码。彭德怀这样部署自然有不小的风险,但战争不是棋盘游戏,没有悔棋再来的机会。志愿军缺乏先进的武器装备,没有海空军的有力配合,后勤补给时断时续,在这种艰难的境况下,只能采取中规中矩的打法。彭德怀当然也可以采取教科书上讲的战术,设置二次梯队以防万一,但一线部队势必战斗力大减,到那时就成了添油战术,只会白白牺牲战士们的宝贵生命。戈尔拉乔夫上校提出的建议自然没有错,但他制定的计划只适合装备精良的苏军。“穷则战术穿插,富则火力覆盖”,这句调侃何尝不是饱含着浓浓的不甘和辛酸。如果志愿军拥有苏联的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,相信三八线不是美军的终点,将他们完全赶出朝鲜半岛也不是没有可能。因为穷,我们穷尽智慧,将各项战术玩得炉火纯青;因为穷,我们最大化地使用每一发炮弹,每一个基数的子弹。受限于当时国家落后的基本事实,中央军委甚至给出了上中下三个不同的战斗结果。志愿军赴朝作战,战略方针是抗美援朝,保家卫国,将美军赶到三八线以南就算达成了战略目的。我们不追求打大型国战,也不追求对美军赶尽杀绝,因为这既不符合中朝两国人民的利益,还可能会造成整个世界都无法接受的后果。这一点,从志愿军的番号名称就能看出端倪。要知道美国已经拥有了原子弹,日本的亲身经历将核武器的恐怖威力展现在了全世界面前。在朝鲜战争期间,美军内部的鹰派人士就曾建议对中国使用原子弹。“你打你的原子弹,我打我的手榴弹”,毛主席的这句话尽显伟人气魄,但如果能避免核战那自然是最好不过。入朝美军有着精良的武器装备,很多老兵经历过二战洗礼,战斗素质很高,他们并不是任人揉捏的软柿子。志愿军虽然可在各条战线上取得胜利,但还无法将其彻底歼灭,所以大部分战役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。每个人因为所处位置不同,看到的风景也会有所不同!戈尔拉乔夫上校和美军沃克中将都看出了彭德怀的“破绽”,他们常年历职军伍,对军事问题颇为了解,不是单纯的门外汉。可即便如此,他们也有看不透的地方。彭德怀的“破绽”很多人都能看出,但这就是阳谋,沃克看明白了却没有应对之法,而他本人更是在第二次战役期间命丧朝鲜半岛。朝鲜战况的发展出乎斯大林的预料,第二次战役的结果也超出了毛主席的期待,彭德怀指挥得力,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,提振了全民族的自信心,中国的国际地位一夜之间提高了很多。斯大林称赞彭德怀是天才般的军事家,这个评价可谓是恰如其分!在如此悬殊的对比之下,彭德怀依旧指挥志愿军达成了战略目标,新中国对抗小半个资本主义世界获得了胜利,这为今后的和平发展争取到了稳定和外部环境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很赞哦!(71)
上一篇: 李敖:王菲之所以高冷,因为她肚子里没墨水,本质是一个“愚妇”
下一篇: 美